
四5月份是筹备高考考试学生心理危机的高发期,不少考生出现了焦虑、紧张、精神没办法集中等情况。南开大学副教授蒋建荣、天津良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资深专家郭宁提醒,适度的紧张可以激起考生潜能,但过度的紧张情绪会导致失眠、不想上学等不好的心理状况,影响考生的正常发挥。
专家介绍了高考考试前考生缓解和克服过度焦虑的一些办法:
1、维持平时心
高考考试在即,考生应该为自己打造一个平稳的心理环境,不计较平常考试中“一城一池”的得失,维持平时心,集中精力,准时查遗补漏、整理提升,如此才能在高考考试中获得优秀成绩。要打破固有观念,重新认识高考考试本质,高考考试是要紧的,但不是日常的唯一。父母也应该多与孩子进行心理交流,多鼓励孩子。同时,父母的关心要适可而止,不要对孩子“过分关爱”和“过分期待”,给孩子导致心理重压和情绪波动。
2、树立自信心
在平时生活里,增强信心的方法不少,譬如走路姿态上,挺胸抬头,步履加快。还可以用自我暗示法,天天早晨起来或临睡前对自己说“我是最棒的!必然会成功!”来勉励自己。也可以通过打造快乐卡片,全家人一块坐下来帮助考生找优点,逐一写下来,贴到显眼地方,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我们的鼓励。
3、掌握释放我们的情绪
肯定的紧张和焦虑对于学习不但没害处,反而是有好处的,但需要调整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,把重压转化为动力才能促进学习。建议让考生在课间多晒晒太阳,通过转移注意力或者参加适合的体育运动来释放和缓解重压。
4、进行自我减压练习
深呼吸:缓慢地吸气,然后停住几秒,再吐气,如此多反复几次。
按摩内关穴:可以用右手的大拇指顺时针按摩左手的内关穴,每回36次,能起到调节情绪的功能。
全身肌肉放松:闭上双眼,心里默念身体需要放松的部位,同时用心去感受放松的感觉。
听音乐:随着着舒缓的音乐尽可能回想自己过去成功的时刻,还可以想象自己身处在明朗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放松。
5、按时休息,合理膳食
考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,养精蓄锐来迎接考试。既不可以挑灯夜战,牺牲睡眠时间去进行题海战术,也不可以过于放松,打破了原来的生物钟。作为父母应该科学安排孩子的饮食,适当增加蛋白质之类的食物,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,保证孩子天天的营养需要。
对于一些焦虑情绪严重干扰到生活和学习的考生来讲,必要时可以求助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师进行有效的心理调整。